驴打滚:
相传清朝皇宫御膳房里,御厨本来为皇上做了一道蒸年糕,小太监刚刚端起来准备送给皇上,不小心将年糕掉进了一个盛满豆面的桶,当拿出年糕后发现上面已经沾满了豆面,怎么也弄不干净,这时再重新做一道新的已经来不及了。这个小太监只好硬着头皮将这个沾满豆面的年糕呈给了皇上。皇上看到后很惊讶,就问他这是什么菜。小太监急中生智编出了一个名字,说这道菜叫做驴打滚,因为很像驴在黄土上打滚后浑身沾满黄土的样子。皇上吃后,觉得年糕沾上豆面口感很好,就问小太监是怎么做的。这时小太监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皇上,皇上非但没有生气,反而称赞了他。从此驴打滚这道小吃就成了北京地道的当地小吃。其实,驴打滚真正名字的由来,是因成品黄、白、红三色分明,非常好看,在加上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,犹如老北京郊外驴打滚时扬起的尘土,因此而得名。驴打滚软绵清香,入口嫩甜,颜色多样,一层淡淡的黄色下包裹着深深的棕色,光看便会让人垂涎欲滴。夹起一块放到嘴里,一股香甜之味刺激着味蕾,令人口舌生津。细细品尝,驴打滚虽甜却不腻,虽粘却不糊,淡淡的清甜入口,让人欲罢不能。驴打滚和诸多北京小吃一样,已经不再限于是一种小吃,它代表的是一种文化,是北京传承已久的文化。它不仅深受中国人民的喜欢,许多外国游客也都交口称赞。在2014年APEC期间的国宴上,驴打滚就和豌豆黄、艾窝窝等一起作为中国传统特色小吃端上了餐桌。
红糖水馅巧安排、黄面成团豆里埋、何事群呼‘驴打滚’、称名未免近诙谐